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AG百家乐游戏|美国数学教父:孩子考了95分,也还有5%的内容没懂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4:29    次浏览

当孩子获得了一个95的分数,就真的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孩子抵触不喜爱学科的真正症结是什么?一个接一个的知识漏洞积累下来会有多可怕?孩子们该如何学习才能不被将来的挑战打败?各个学校又将迎来期中考试,而这免不了要引发又一轮家长集体讨论孩子分数的热潮。但是,当家长还仅仅把眼光盯在分数上时,却可能很少意识到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真相是什么。有一个叫萨尔曼·可汗的小伙子却颠覆了美国的教育方式,连比尔·盖茨都成了他的狂热粉丝。他曾在TED上有过一场让人振聋发聩的演讲:《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萨尔曼·可汗是风靡教育界的可汗学院创始人,他制作了超过4,700个主要教授数学和科学的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上。由于他的教学方法简单易明,他在YouTube的频道已经吸引了超过数亿人次观看。在这一场演讲中,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掌握式学习。家长们不妨先思考下孩子们日常的学习模式,无非是这样的:学习——练习——考试。在考试中,他们会得到60分、80分,或者95分。然而就算是孩子们得到了95分,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学会了对应的知识么?不,就算是这样,他们依旧有5%的内容没搞懂。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避免未能完全掌握知识而产生的大量漏洞,漏洞积累得越来越多,在上新课的时候,之前的漏洞会阻碍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于是,孩子们开始厌恶学习。比如,孩子们还没完全学会一次元方程,却要被赶着学二次元方程,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跟不上进度,进而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头脑,没有学数学的天赋。如果你尚未觉得这有多荒谬,那么再看看他在演讲中举的另一个例子:好比建造楼房,你请来包工头,告诉他们两周之内打好地基,两周之后你来验收,看到地基整体还不错,但有一些小问题,你对包工头说:你打的地基我能给你80分。但是不用返工,你们开始建第一层吧,给你们一周时间。一周过去了,你又来验收,这次问题百出,你只给他们打了60分,但工程并没有停。最后,在建到第三层的时候,楼房轰然倒塌。大概人人都能明白为何楼会倒塌,学习也是如此。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被迫完成规定内容的学习,默认每个人有着相同的掌握进度。然后,用测验来证明他们的掌握程度。有人100分,有人95分,有人80分,还有人不及格。为什么要催促那些基础知识还没完全掌握的孩子们去匆匆走完教育流程呢? 这个打好地基的理论就是萨尔曼·可汗的教育理论核心。二是培养学习动力。保持对一门学科的信心,最好的状态就是对这门学科有兴趣,能够自主探索。而这也是为什么有趣的老师永远是受欢迎的。萨尔曼·可汗创办可汗学院的想法是,希望学生们能体会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魅力,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学习的快乐,并且让学生在了解宇宙万物时感到兴奋。孩子们将来会面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做了一个金字塔的构想:在工业时代,底端的是人力,中间是处理信息的官僚阶层,顶端是资本家、企业家以及创新人群。在信息革命时代,底端的自动化将取代人力,中间层的信息处理也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所以,只能留下顶端的人?在未来,是否能够尝试倒转金字塔,让创新人群起主导作用呢,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企业家、艺术家,或是研究人员呢?在他看来,这不是空想。如果能够挖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他们就能够达成目标。 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美国的教育有多大的影响?据报道称,目前美国已经有两万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不再讲课,让学生直接观看可汗学院的视频,老师只负责答疑。“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空泛,改变这样的状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则演讲和萨尔曼·可汗的观点或许为家长们揭开了孩子学习动力不够的几个真相:孩子对学习的讨厌或许是因为知识漏洞,进而导致的恶性循环要谈起萨尔曼·可汗创办可汗学院的缘由,不得不提到他一开始为自己亲戚的小姑娘纳迪娅补课的故事。 纳迪娅非常聪明,正在上小学6年级,她的功课都是A,但是数学除外,她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她的数学成绩再无起色的话,可能就得进入慢班学习。萨尔曼责无旁贷,决定帮她远程数学辅导。纳迪娅的难题是单位换算,按理说这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但纳迪娅死活就是不会。在萨尔曼看来,她只是在内心否定了自己,告诉自己就是不会。终于纳迪娅搞定了单位换算,以后的辅导就非常顺利,她变得信心十足,反应机敏,很快纳迪娅的数学成绩就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数学学习上,就连阅读也是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与其让孩子泛读10本书,不如让他们精读一本书。孩子对学习兴趣的丧失,可能来源于繁复的作业:因为YouTube时长的限制,萨尔曼的课程只能录制10分钟。而这个时长,恰好与一些教育家研究得出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一致。一般来说,学生需要3—5分钟才能静下心来,在此之后的10—18分钟精力非常集中。要知道这个结论是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结果,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力集中的时间只会更短,10分钟的视频恰到好处。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有许多的家长都向团长抱怨过孩子们们有着做不完的作业,觉却永远睡不够。繁重的作业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你知道一年级的小学生就一个5+6的题目得算多少次吗,数学书,练习册,应用题,考试,各种重复,使得学生们对这类各种重复的体力劳动厌恶至极。作业占用孩子们大量的睡眠时间,而孩子们普遍的睡眠时间不够。然而,事实上作业量与成绩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你是否能够把失败当作孩子学习的一部分坦然接受?人们似乎生来都是抗拒失败的。在考试中,孩子们的分数不够理想,做错的题目太多,不仅是家长会觉得担心,孩子自己也会有挫败感。然而,你是否能教孩子换一种思维去看待这些错误。 当家长能够从掌握知识的角度、培养学习动力的角度出发,把孩子们出现的错误,和不可避免的失败当作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坦然接受,然后再进行一开始说到的“掌握式学习”,那么真正掌握一门学科又有多难?这种思维的转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奖励孩子得第一,不如奖励他们看完一本书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孩子学习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依旧是分数。但是孩子们考了80分,并不意味着他们只有80分的水平,而是意味着他们还有20%的内容需要努力。 如果家长希望改变这样的状态,那么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关注点。对应着培养孩子学习动力的目的,家长们的关注点也应该从分数转移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上来。比如说对孩子的奖励,你日常可能会告诉他们:“如果你这次考了第一,我就奖励你”。不如把这样的奖励换成:“如果你看完了五本书,我就奖励你。”他们对于如何提高分数,如何考第一其实并没有把握,只会变得更加茫然。然而,“看完五本书”这样的要求却是具象的,而这所指的方向正是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思维下,你都不知道他们已经从什么时候起悄悄变成了小学霸。成都儿童团稿件,版权归成都商报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更多信息,可关注成都儿童团微信公众号:cdett1